西瓜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1. 枯萎病
(1)主要症状 此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萎蔫,纵切根、茎部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观察此病发现,发病初期叶片从后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尤为明显,但早晚或阴雨天可恢复。
(2)发病条件 该病系土传性真菌病害,发病轻重取决于土壤中病原菌量的多少和发病条件,连作、有机肥未腐熟、土壤过分干旱或土壤质地粘重和呈酸性时易发病且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湿度大的条件下易发病且发病重。
(3)防治方法
① 轮作倒茬 最好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
② 种子消毒 用50~60℃温水搅拌浸种20分钟后,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30~40分钟,或用10%漂白粉浸种10分钟,也可用40%甲醛配成150倍液浸种1~2小时后捞出,冲洗干净后催芽。
③ 药剂防治 定植时按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公斤,混入细干土100~120公斤,拌匀后撤施于定植穴内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用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2.5%抗枯宁800倍液药液灌根,每株灌配好的药液0.4~0.5公斤;也可田间喷洒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加400~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亩喷兑好的药液50~60公斤,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2. 炭疽病
(1)主要症状 苗期染病时子叶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外围常具有一黄褐色晕圈,其上长有黑色小粒或淡红色粘状物;大苗或成株期染病时叶柄或瓜蔓上的病斑初为水浸状淡黄色圆形斑点,后变黑色,病斑环绕茎蔓一周后全株枯死;真叶染病时初为圆形至纺锤形或不规则形水浸状斑点,干燥时病斑易破碎穿孔,潮湿时叶面生出粉红色粘稠物。
(2)发病条件 此病病原菌为真菌,高湿、高温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条件,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湿度越大越易发病,发病的适温范围为10~30℃,其中24℃最适发病,发病也最重。
(3)防治方法
① 种子消毒 用50℃左右温水浸种20分钟,或用冰醋酸1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
② 药剂防治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5%百菌清或、50%甲托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2%霜疫清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交替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4次。
3. 蔓枯病
(1)主要症状 瓜蔓染病时茎节附近产生灰白色椭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斑上密生小黑点;叶片染病时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病斑上生小黑点,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及全叶,致叶片变黑而枯死。
(2)发病条件 此病系真菌侵染所致,种子可带茵,通过灌水、水溅或雨水传播,气温18~25℃,相对湿度高于85%时易发此病,连作地,排水不良,密度过大等都可诱发此病。
(3)防治方法
① 轮作倒茬 实行与非瓜类作物3-4年以上的轮作倒茬。
② 种子消毒 用55℃温水搅拌浸种10分钟后,加凉水使水温降至25~30℃,浸泡种子4~6小时后捞出,用种子量0.2%的拌种灵拌种,不催芽而直接播种。
③ 药剂防治 用36%甲托、50%多菌灵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全田喷药,隔3~4天喷一次,连喷2~3次。